專題專欄
Special Column
為提升黨員干部的黨紀修養(yǎng)和廉潔意識,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7月7日,神渭管運生產(chǎn)運營分公司黨委組織黨員干部走進蒲城縣王鼎紀念館和林則徐紀念館,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廉潔教育課。
步步見廉景、處處聞廉語、時時受廉教。兩館相距不過數(shù)百米,館內(nèi)均陳列著融貫古今的珍貴歷史資料。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大家參觀了兩位歷史名人的雕塑、匾額、詩文、書畫、書冊等藏品以及文物圖片、講解視頻等資料,從中感悟王鼎、林則徐二人亦師徒亦友人、家風傳習和修身齊家治國的歷史佳話。
清廉家風傳古今,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diào),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在清廉家風大講堂前,大家現(xiàn)場聆聽了王鼎和林則徐的家風故事。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在王鼎家祠東界墻處立有石碑,上書“墻外余地三尺,栽樹五株”的字樣,王鼎改詩勸家人讓莊基一事,在當?shù)貍鳛槊勒劇A謩t徐曾專門寫了一副對聯(lián)掛在家里,“芝草無根,醴泉無源,人貴白立:流水不腐,戶權(quán)不蠹,民生在勤?!毕M趭^、自立的家風,能夠世世代代流傳下去。王鼎和林則徐仁慈孝義、忠誠愛國、惠人利他的優(yōu)良家風深深感染著在場的每個人。
此次廉潔教育課的地點是生產(chǎn)運營分公司經(jīng)過前期實地考察、充分調(diào)研、認真籌備而選定的,公司深入挖掘當?shù)貧v史文化資源中的清廉因子,找到開展黨風廉政教育的契合點,既有傳統(tǒng)文化的深邃厚重,又有教育引導的現(xiàn)實意義。生產(chǎn)運營分公司將進一步利用好當?shù)貧v史文化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廉潔教育特色活動,培育傳承好家風,促進黨員干部清正廉潔,鍛造忠誠干凈擔當?shù)狞h員干部隊伍。(任洪)